【10.25-26日 安徽·合肥】

Part.01
什么是叙事治疗?
叙事治疗,是咨询师运用适当的方法,帮助来访者在生命故事中找出遗漏片段,以唤起当事人改变的内在力量的过程。
叙事治疗是受到广泛关注的后现代心理治疗方法,具有操作性强、效果显著等特点,它摒弃了传统心理学将人标签化为“问题”的局限,转而聚焦问题对人的影响,并探索人如何影响问题,从而发掘被忽视的经验与资源。
通过借助“外化对话”、“故事改写”、“丰厚例外事件”等技巧,形成积极有力的自我观念,让当事人重新定义生活的意义,变得更自主、更有动力,实现心理成长,也让咨询师对自我角色重新整理反思。
Part.02
为什么学习叙事治疗?

Part.03
叙事治疗,一个新的解决问题途径
帮助人们把自己的生活及与他人的关系,从他们认为压榨生命的知识和故事中区分出来;
帮助他们挑战他们觉得受压抑的生活方式;
鼓励人们根据不同的和更倾向的关于个人自我的故事,来重塑自己的生活和生命。
导师简介
李焰教授|清华大学
博士,清华大学学生心理发展指导中心首席专家,中国心理学会认证督导师(D-12-004),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首批认证督导师(XXD-20-079)。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第六、七届主任委员、心理咨询师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副主委,中国心理学会临床心理学注册工作委员会第五届委员,教育部普通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副秘书长。曾获得清华大学先进个人、北京市优秀教师、服务育人先锋,宝钢教育奖等称号。

课程设置
初阶|(5月17-18日):解构问题·重塑自我(已开课)
外化对话:将问题与自我分离,降低自我否定;
例外挖掘:聚焦“问题未主导的时刻”,激活内在力量;
文化解构:反思主流文化对“成功”“正常”的定义。
目标:从 “我是问题” 转向 “我能应对问题”,重建积极自我认同。
中阶|(8月2-3日):深化技术·多元认同(已开课)
双核系统理论:识别 “原始模式”与 “发展模式”,理解两者并存的合理性;
局外见证人团队:通过 “未来自我”“重要他人” 视角,强化韧性叙事;
解构问话:质疑 “应该思维”,释放被压抑的真实自我。
目标:构建灵活多元的自我认同,接纳 “矛盾共存” 的生命状态。
高阶|(10月25-26日):家庭叙事·代际和解(火热报名中)
青春期冲突:用 “外化叛逆” 技术,理解子女对父母控制的反抗;
夫妻关系:解构“完美婚姻”神话,引导夫妻用“合作型对话”重构期待;
代际和解:通过“时空对话”,化解情感勒索与认同冲突;
老龄化支持:解构“衰老 = 无用”的主流叙事,激活老人经验中的智慧与价值。
目标:在家庭脉络中改写 “角色剧本”,实现个体与系统的共同成长。

推荐阅读资料
以哲学观和理论为线索
《大学生叙事咨询督导实践》,李焰,张洪英,高等教育出版社
《叙事疗法实践地图》,迈克尔·怀特,重庆大学出版社
以案例为线索
《学校里的叙事治疗》,温斯雷德,中国轻工业出版社
《熙琄叙语-一个咨询师的成长历程》,吴熙琄,中国轻工业出版社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