焦点解决短期治疗技术(SFBT)与传统的问题解决思维模式不同,它不关注问题产生的原因,而是强调关注来访者想要达成的目标、可利用的资源,以及可以着手去做的一小步改变,即“目标、资源、一小步”的建构解决思维模式。它摒弃了传统疗法冗长的分析过程,而是聚焦于来访者当下的问题和目标,这种务实的风格非常契合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方式。
由阳光心健主办的《焦点解决在心理工作中的运用-高阶班》于2025年7月5日-6日在安徽合肥圆满落幕。本次课程特邀中国焦点解决领域权威专家马建青教授亲授,通过"理论精讲+案例督导+实战演练"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,深度聚焦焦点解决短期治疗(SFBT)的高阶应用。
一、课程核心内容回顾
焦点解决短期治疗的核心哲学与理论基础
课程伊始,马教授带领我们回顾了 SFBT 的核心哲学与理论基础,其深受后现代建构主义、短期咨询发展趋势及积极心理学三大背景影响。后现代建构主义强调问题本身非问题,解释与视角才是关键,这让我意识到在心理工作中,帮助来访者重塑对问题的认知视角至关重要。
焦点解决技术的精进与实操
十二项核心技术详解:马教授详细拆解了赞许、振奋性鼓舞、正常化、咨询前改变询问、应对询问、预设性询问(目标询问)、刻度化询问、关系询问、一小步技术、奇迹询问、例外询问、任务 / 家庭作业等十二项核心技术。在实际操作中,这些技术各有其独特的功能和适用场景。
赞许与振奋性鼓舞:在面对一位因考试失利而沮丧的学生时,我运用赞许技术,真诚地肯定他在备考过程中付出的努力,如 “我注意到你为了这次考试,每天都抽出时间复习,这份坚持非常难得”。同时,给予振奋性鼓舞,“一次考试失利并不能代表什么,以你的努力和能力,下次一定能取得进步”,这让学生重新燃起了信心。
应对询问:曾有一位来访者因人际关系困扰而烦恼,我通过应对询问,问他 “在这么复杂的人际关系中,你还能保持冷静,没有让矛盾激化,你是怎么做到的?” 引导他发现自己在处理人际关系中的已有资源和韧性,从而增强解决问题的信心。
高强度模拟练习:培训中,我们围绕精心设计的典型案例,如亲密关系冲突、学业压力、情绪困扰等,分组反复操练各项技术。在模拟咨询中,我深刻体会到技术运用的精准度和时机把握的重要性。例如,在处理亲密关系冲突案例时,何时运用例外询问打破来访者的 “问题僵化” 认知,何时通过关系询问拓展视角引入支持系统,都需要根据来访者的具体反应和咨询进展灵活判断。
即时反馈与督导:每一次练习后,马教授都给予精准的点评和指导,强调技术的精髓在于 “赋能”,不是给建议,而是通过问句激发来访者自身解决问题的智慧和力量。这使我认识到,在实际咨询中,要避免将自己的想法强加给来访者,而是引导他们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。
结构化流程强化与灵活运用
课程重温并深化了 SFBT 经典的三阶段流程(建构解决对话、休息、正向反馈),强调如何在有限时间内高效推进。在建构解决对话阶段,要通过有效的提问引导来访者明确目标、寻找资源;休息阶段让来访者有时间整理思绪,也让咨询师有时间思考下一步策略;正向反馈阶段则要整合赞美、信息提供和家庭作业,巩固咨询效果。同时,还教会学员如何将各种技术有机地融入一般对话流程(倾听 - 接纳 - 共情 - 正常化 - 预设目标 - 探寻资源 - 寻找例外 - 设定行动等),使咨询过程自然流畅,始终聚焦于解决之道。

二、个人收获与体会
通过此次高阶班培训,让学员们对焦点解决技术的理解不再停留在表面,而是深入到其核心精神和哲学理念。我明白了焦点解决不仅仅是一系列技术的应用,更是一种以积极视角看待来访者和问题的思维方式。它相信来访者自身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资源,我们的任务是通过有效的沟通和引导,帮助他们发现并利用这些资源。这种理念的转变,将对学员们今后的心理工作产生深远影响,让学员们在面对来访者时更加充满信心和耐心。

更多精彩内容,敬请期待暑假精彩课程
7月19日-20日葛新成老师《房树人投射分析理论与实操技术》
7月25日-27日张日昇教授《箱庭疗法的理论与实务》
8月2日-3日李焰教授《叙事治疗在心理工作中的运用-中阶》
8月8日-10日张平教授《基于积极心理学的团体心理辅导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