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0月17日-19日,阳光心健特邀本土化音乐治疗创始人赵小明老师来肥开办《音乐治疗在心理工作中的运用》课程。本次课程汇聚了来自心理咨询机构、学校、医院等领域的专兼职心理咨询师,赵老师以深厚的专业积淀与生动的实操教学,为学员打开了音乐治疗与心理工作融合的全新视野。
一、实操亮点:24 大核心技术的沉浸式体验
本次课程以 “理论讲解 + 场景模拟 + 效果验证” 为核心模式,赵小明老师现场演示并指导学员实操 24 项原创音乐治疗技术,让抽象理论转化为可落地的工具:
基础感知训练:从节奏周期与旋律走向的拆解入手,通过颂钵音疗现场演示,让学员直观感受特定频率对皮质醇水平的调节作用,理解 “音乐作为听觉药物” 的临床价值。
专项技术实操:针对心理工作高频场景,重点训练 “安全岛技术”“音乐眼动脱敏法” 等核心工具。在青少年安全感缺失干预模拟中,学员通过引导语设计与背景音选择,掌握如何构建 “心灵后花园” 以抑制创伤记忆提取,该技术经临床验证可使夜间惊醒减少 67%。
跨流派融合演练:创新引入 “音乐作为过渡性客体” 概念,演示如何将精神分析理论融入即兴演奏 —— 当模拟来访者弹奏不和谐音程时,通过节奏匹配与和谐音符引导,隐喻性修复早期创伤关系,这种整合技术让学员直呼 “打通了理论与实践的任督二脉”。
二、案例赋能:联结理论与真实工作场景
课程中大量鲜活案例的引入,让学员深刻体会到音乐治疗的实践力量。赵老师结合济南某中学 32% 学生安全感缺失的干预案例,详解如何通过音乐测试识别隐性心理问题,以及 10 次安全岛训练后内向学生主动竞选班委的转化过程。
合肥本地一位亲子咨询师在课后反馈:“赵老师分享的自闭症儿童音乐手指舞训练案例,让我终于找到与特殊孩子建立联结的新方法,这比单纯言语沟通更具穿透力。” 这些案例既覆盖不同人群,又贴合心理工作者的日常需求,实现了 “学即能用” 的课程目标。
